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科學技術發展給意識形態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我們黨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的重要經驗。目前,我們在運用信息技術最新成果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經常處於被動應付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對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預測,亡羊補牢的對策多,未雨綢繆的措施少。比如,我們對博客、微博、微信等傳播工具的監管,對邪教、恐怖音視頻傳播的管控,就在很大程度上滯後於信息技術發展的腳步,甚至滯後於西方敵對勢力和暴恐分子對這些技術的利用。許多對策都是在技術應用已很廣泛,並對我們造成一定危害時的被動應對,不僅造成的損失難以輓回,也提高了應對成本,使黨和政府的工作陷入被動。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及其最新發展成果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長期戰略。因此,我們必須增強預見性,敏銳洞察信息技術最新發展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影響,科學預見敵對勢力可能藉此採取的新手段,把應對措施建立在對技術發展趨勢科學預測和正確把握的基礎上。
  一
  從下好先手棋、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角度考慮,當前需要高度關註互聯網搭建技術、大數據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傳輸技術、“破網”技術和無線網絡攻擊技術領域的最新發展及其對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
  一是互聯網搭建技術。2014年3月、4月,美國臉譜公司、谷歌公司先後收購了太陽能無人飛行器研究企業,他們企圖通過大量強力續航的太陽能無人飛機攜帶通信設備在高空持續飛行,構建一個覆蓋全球的無線通信網絡。谷歌之前用熱氣球“散播”無線網絡信號的“潛鳥計劃”,也是基於同樣的技術考量。此次谷歌收購的泰坦公司擬推出的太陽能無人飛機,設計飛行航程450萬公里,在載重113千克的情況下,機載通信設備信號覆蓋半徑可達80公里(即覆蓋1.68萬平方公里的地球錶面),通信能力超過100個地基信號站。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載重量的提高,信號強度的增強,覆蓋面積將進一步增大。如果這些太陽能無人飛機在我國領海線、陸地邊境上空徘徊飛行,信號範圍足以覆蓋我國沿海和邊境的廣大區域。這勢必為西方敵對勢力對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提供新的途徑,對我國的網絡監管帶來巨大衝擊。這迫切需要黨政有關部門和軍隊聯合採取行動,對在我國領海線、邊境上空的相關飛行器採取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從法律和輿論上儘早佈局,在飛行線路遏制和信號干擾等方面做好準備。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發展自己的互聯“天網”,解決好邊遠地區或其他不適宜鋪設光纖地區的網絡連接問題。
  二是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技術是從各種類型的海量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技術。當前,全球的數據總量正呈指數增長,過去3年間產生的數據量超過以往的總和。數據正成為與物質資產和人力資本相提並論的重要生產要素,大數據使用能力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美國政府於2012年3月宣佈了其“大數據研究發展計劃”,以提高對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能力,增強國家競爭力。其他一些國家也紛紛把大數據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大數據的獲取和分析正是美國“棱鏡”計劃的基礎。在大數據時代,許多看似無關的數據經過綜合分析都可能成為重要的機密數據。比如,人們在網上產生的海量數據,就記錄著他們的思想、行為乃至情感,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很多規律性的信息。大數據技術給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呈現和開發利用信息的無縫方法,以全面收集信息為前提,在加工和綜合處理信息使之轉化成有效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過濾、提純,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信息,進而達成對意識形態工作對象的全面認識和準確把握。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信息的安全防護,基礎網絡設備和技術要盡可能地採用國產設備和標準;另一方面,要切實把握這一新興領域帶來的新機遇,不斷跟蹤研究大數據,加強對大數據的開發利用。以大數據為支撐,加強對受眾特點的科學分析和輿情的研判,以增強用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社會思潮的能力。
  三是微電子技術。在微電子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的支撐下, 近年來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發展。現在每個芯片上包含上億個元件,構成了“單片上的系統”,打破了整機與元器件的界限,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設備的效能,並促使電子設備向輕、小、薄和低功耗方向發展。這使大容量非法信息的存儲和播放載體體積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便宜,極大地增加了查獲難度。同時,也促進了以智能眼鏡為代表的互聯網穿戴設備的發展。以谷歌眼鏡為例,其集智能手機、GPS、相機於一身,用戶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傳,甚至直接拍攝視頻上傳。智能手錶、智能鞋等智能穿戴設備也可以實現類似功能。在不久的將來,任何人都能夠隨時隨地實施影像傳播,突發事件將會實現同步轉播,真正的自媒體時代即將來臨。我們要儘早制定智能穿戴設備標準、出台有關法規予以規範,實施防範政策預置,堵塞可能出現的影響我意識形態安全的漏洞。要大力加強網絡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對社交網站、視頻網站等信息發佈平臺的監管。尤其要加強對自媒體的監管,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介基於“私人關係”(手機通訊錄)和“私人空間”(QQ朋友)進行信息傳播,傳播渠道 “私密”,監控困難,虛假、惡意、負面信息泛濫,隨著便攜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這一問題將會更加突出,我們要儘快採取有力措施。
  四是信息傳輸技術。信息傳輸是維持社會系統正常運轉的大動脈。在科學實驗中,網絡數據傳輸速度已經可以達到每秒339Gb。在實際應用上,預計2020年將實現有線網絡每秒10Gb的商用化。在無線網絡方面,4G技術已經在推廣普及,預計在2020年推出的5G技術傳輸速率將是4G的10倍至100倍,可以達到每秒10Gb。信息傳輸速度的提高,給敵對勢力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帶來了便利,大容量非法信息擴散將會更加容易。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通過加強內容建設、傳播渠道建設和移動入口管控,唱響主旋律;另一方面必須加強對信息源和網絡服務供應商的管理。
  五是“破網”技術。“破網”主要指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突破網絡監管所屏蔽的網站瀏覽境外網頁,也稱為“翻牆”。我國境內的“東突”暴力恐怖分子、法輪功分子就是利用“破網”軟件,獲取作案技術、進行聯絡及籌措經費的。敵對勢力千方百計地研究“破網”技術,並大力推廣,美國國務院曾專門撥款150萬美元對相關項目予以支持。現在,還有一些人出於經濟利益,在網上大肆販賣“破網”軟件,販賣加載了相關功能的路由器,勾連國外提供有償代理服務。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方面要繼續改進和完善網絡監管措施,提高監管技術,構築高效管用的“過濾網”和“防火牆”;另一方面要採取有力措施,斬斷“破網”軟件傳播的利益鏈條。
  六是無線網絡攻擊技術。美軍無線網絡攻擊項目——“舒特”的發展需要我們高度註意。“舒特”項目實質就是利用無線方式入侵對手信息網絡,通過虛假欺騙信息擾亂對手,甚至予以接管控制。2001年美軍就對此進行研究,此後多次投入實戰。2007年以色列攻擊敘利亞核設施的“果園行動”,以及2011年利比亞戰爭,“舒特”均發揮了重要作用,成功入侵對手信息網絡。無線網絡攻擊,讓與互聯網物理隔離的信息系統也不再高枕無憂。我們要加強自身信息的安全防護,採取安全性更高的互聯網技術,著力提高網絡的攻擊檢測能力和快速恢復能力,確保信息系統在極端情況下能正常發揮作用。
  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伴隨信息技術的全方位迅猛發展,意識形態工作將會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在方方面面採取措施。從總體看,以下幾個方面是最基本的。
  一是要切實樹立“大宣傳”工作理念。意識形態工作是政治性強、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強化協作,需要多方聯動、全員參與。要切實加強宣傳部門與科技研發、社會管理和軍隊職能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加強協調運行機制建設,由黨委宣傳部牽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組織各部門負責同志分析形勢任務,加強交流溝通,在集思廣益中明確各部門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要建設一支在技術和宣傳方面都精通的複合型人才隊伍,加強人員的崗位交流,宣傳部門幹部要到科技部門瞭解熟悉情況,科技工作者也要經常到宣傳部門參與工作,真正實現工作共融、資源共享、發展共贏。
  二是要加強前瞻研究和佈局。現在,我們的有些相關部門,習慣於只對已經發生的事件進行研究和作出解釋,這種與工業技術發展模式不相適應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是造成工作被動的重要原因。信息技術的發展模式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前瞻性研究。信息技術呈現階躍式發展的特征。在信息技術領域,短則10—15年,長則20—30年,信息技術會出現一次不連續的突變。如數字相機替代傳統膠卷相機,互聯網替代傳統電信網,U盤替代軟盤,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等等,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帶來極為深刻的影響。如果對信息技術的階梯型躍遷及其影響沒有前瞻性預測,必然會處處被動。因此,建議成立專門的意識形態工作預研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從事相關工作,加大科技發展趨勢對意識形態領域影響研究的力度,有效運用最新信息技術成果,應對新挑戰。
  三是要著力提高信息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據統計,我國政府部門、重要行業82%的服務器、73.9%的存儲設備、95.6%的操作系統、91.7%的數據庫都是國外產品。在涉及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中,頻頻出現美國“八大金剛”(思科、IBM、谷歌、微軟、高通、英特爾、蘋果、甲骨文)的影子。從曝光的“棱鏡”計劃,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公司與美國國家安全局都有極深的聯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我們必須提高信息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研製我國信息系統所需要的關鍵性硬件和軟件產品;對自主品牌提供政策性扶持,助力國產軟硬件突破國外主流廠商壟斷的局面;進一步完善政府採購法,建立信息產品安全審查制度,在關鍵性軟硬件採購上向自主可控的國產信息產品傾斜,為我國意識形態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徹底擺脫在信息安全方面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四是要準確把握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當前,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經從報紙雜誌、廣播電視、PC互聯網等傳統媒體轉向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為代表的移動終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這種數字化閱讀趨勢將會愈加明顯,愈益呈現出一種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的特征。一些人質疑數字化閱讀是走馬觀花,不夠認真。但數字閱讀結合了聲音、圖像等多種方式,能把信息呈現得更加形象生動,為閱讀者提供多種感官享受,符合大眾流行文化與消費文化的基本特質,也符合現代社會人的需求,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主要閱讀方式。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新興媒體的建設運用,在話語體系、表達方式、傳播手段等方面主動求新求變,著力打造融通中外、雅俗共賞、易於為大眾接受的話語,使黨的聲音更富時代特色、為群眾喜聞樂見。我們需要努力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個性化、多元化閱讀需求,尤其要將年輕人的閱讀趣味引向高端,防止“泛娛樂文化”等低俗現象在青少年讀者中蔓延。來源:紅旗文稿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編輯:SN0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35komd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